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怎么对待自视甚高,老在你面前显示优越感的人?   人际关系

怎么对待自视甚高,老在你面前显示优越感的人?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7-27    阅读数:1274

遇到摆出傲慢姿态的人,总是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在心理学上,“傲慢”并没有确切的心理学定义,我们可以假设这代表了某种程度的自恋,即: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好。

有时,社会阶层的差异可以解释这种优越感的来源:出生在教育、财富或社会地位方面占有优势的原生家庭,习惯了得到某些特殊待遇,可能会带来一种特权感。

在人生的早期,孩子们会无可避免地结成各种小团体,并且有一种“团体内的人要优于团体外的人”的自然倾向。即使团体的划分完全是随机的,例如:在学校里,随机分成的每个班级里,几乎都会有一种觉得自己所在的班比较可爱,难以撼动的“部落心态”。

所以,优越感的方向,并不一定是“富人看不起穷人”,完全可能是相反的“穷人看不起富人”,例如:觉得富人被保护得太好了,脆弱无能,受不住压力,经不住挫折等等。

同理,“受教育水平较高(或自己认为如此)”的人,可能会觉得“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愚蠢”,后者也可能会觉得前者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总之,不自觉地要将不同群体区分看待的心态,正是优越感的来源,会使得人们更难看到自己与他人相似的地方。

不过,一个人并不会无端端地就变成一个喜欢显示优越感的人,为了要让优越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ta需要(至少)一个自我感觉不太好的目标观众。

如果我们不幸成为这个观众,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这个“表演者”时,不那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1· 不予理会

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优越感,意味着你得承认自己比他低一等。

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反向歧视”,例如:想着怎么“挫伤对方的锐气”、怎么“让ta感到羞愧”,因为这只会强化你们其中一方必须比另一方更好的畸形观念。

相反,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当你意识到ta想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企图,可以选择无视ta的表演,例如,如果有人在面前炫富,就不要去看ta的那些昂贵的钱包、汽车或手机,甚至不要用眼角瞟一眼。

学会对地位的象征视而不见,虚荣的人就不会那么喜欢炫耀它们了。

2· 认识到优越感的来源

我们可以假设,自视甚高的人心中可能怀有某些不安全感,那么你就可以对种种显示优越感的言行持怀疑的态度。

就像是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所说的,一方面,表现出自己“方方面面都懂一些”,另一方面,又喜欢贬低自己的题主“愚蠢,这都想不到,你说你是不是蠢!”

如果这位室友真心觉得自己的傲慢是基于确实高人一等的能力,大概也不会觉得有必要时时去批评别人的“愚蠢”。这位朋友在潜意识里,可能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优秀持保留态度,只有不停地批评别人“蠢”,才能减轻自己的这些担忧。

3.避免采取冲动行为

首先,我们可能要题主一样,控制住自己不要去“掐死ta”:)

其次,有时候面对这些秀优越感的人,我们会禁不住想要去有模仿、要向ta靠齐的冲动(虽然我们嘴上未必承认),例如,我们会内化一些概念:某些牌子的衣服比较“low”,某些化妆品的牌子才算得上“高端”等等。

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等于是在把自己的不足感投射在ta身上,“想要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可能会陷入情感与经济的双重负担中。

4. 为自己的独特之处感到自豪

现在你可能已经明白了,势利感起作用的一个原因是它会激发你内心的嫉妒感。

康涅狄格大学商学教授John Veiga提出:当我们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感到嫉妒。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具有独特稳定的某种价值,别人的表现就很难让我们感到受威胁,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学会发现和肯定自己的独特之处。

5· 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

Veiga和他的同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我们经常把自己过去的不安全感投射到现在的环境中

有时,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一些,他人的言行举止,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意义,可是,他们的这些表现会让你想起过去的某些经历,并重新经历当时所感到的羞耻、自卑、愤怒等等情绪,眼下你的情绪反应,很可能是过去那些日子的延续,并不准确适用于目前的情况。

换言之,那个你认为在“秀优越感”的人可能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你可以集中精力在你们一起经历的其他更愉快的事情上。

最后,我们如何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那种“自视甚高、老在人前显示优越感”的人?

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比起衣服的功能,你是否更在意衣服的品牌?

·你会远离那些你认为“不如你”的人吗?

·你是否变得更关注外在的成功而不是内心的满足?

·你是不是很希望别人发现(知道)你买了一些好东西?

直面自己的内心的虚荣感,并学会拒绝成为他人傲慢的受害者,避免“群体内外”的非理性偏见,你将不会因为感觉比别人好而感到自豪,而是因为你克服了这个非常常见的人类弱点而感到自豪。

毕竟,来自内心的成功是真正长期成就感的最佳来源。

遇到摆出傲慢姿态的人,总是能让我们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

在心理学上,“傲慢”并没有确切的心理学定义,我们可以假设这代表了某种程度的自恋,即: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好。

有时,社会阶层的差异可以解释这种优越感的来源:出生在教育、财富或社会地位方面占有优势的原生家庭,习惯了得到某些特殊待遇,可能会带来一种特权感。

在人生的早期,孩子们会无可避免地结成各种小团体,并且有一种“团体内的人要优于团体外的人”的自然倾向。即使团体的划分完全是随机的,例如:在学校里,随机分成的每个班级里,几乎都会有一种觉得自己所在的班比较可爱,难以撼动的“部落心态”。

所以,优越感的方向,并不一定是“富人看不起穷人”,完全可能是相反的“穷人看不起富人”,例如:觉得富人被保护得太好了,脆弱无能,受不住压力,经不住挫折等等。

同理,“受教育水平较高(或自己认为如此)”的人,可能会觉得“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愚蠢”,后者也可能会觉得前者是“书呆子,读书读傻了”。

总之,不自觉地要将不同群体区分看待的心态,正是优越感的来源,会使得人们更难看到自己与他人相似的地方。

不过,一个人并不会无端端地就变成一个喜欢显示优越感的人,为了要让优越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ta需要(至少)一个自我感觉不太好的目标观众。

如果我们不幸成为这个观众,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这个“表演者”时,不那么容易受到负面影响:

1· 不予理会

满足一个人的虚荣心、优越感,意味着你得承认自己比他低一等。

正确的解决方式,不是“反向歧视”,例如:想着怎么“挫伤对方的锐气”、怎么“让ta感到羞愧”,因为这只会强化你们其中一方必须比另一方更好的畸形观念。

相反,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当你意识到ta想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企图,可以选择无视ta的表演,例如,如果有人在面前炫富,就不要去看ta的那些昂贵的钱包、汽车或手机,甚至不要用眼角瞟一眼。

学会对地位的象征视而不见,虚荣的人就不会那么喜欢炫耀它们了。

2· 认识到优越感的来源

我们可以假设,自视甚高的人心中可能怀有某些不安全感,那么你就可以对种种显示优越感的言行持怀疑的态度。

就像是题主在问题描述中所说的,一方面,表现出自己“方方面面都懂一些”,另一方面,又喜欢贬低自己的题主“愚蠢,这都想不到,你说你是不是蠢!”

如果这位室友真心觉得自己的傲慢是基于确实高人一等的能力,大概也不会觉得有必要时时去批评别人的“愚蠢”。这位朋友在潜意识里,可能对自己的能力是否足够优秀持保留态度,只有不停地批评别人“蠢”,才能减轻自己的这些担忧。

3.避免采取冲动行为

首先,我们可能要题主一样,控制住自己不要去“掐死ta”:)

其次,有时候面对这些秀优越感的人,我们会禁不住想要去有模仿、要向ta靠齐的冲动(虽然我们嘴上未必承认),例如,我们会内化一些概念:某些牌子的衣服比较“low”,某些化妆品的牌子才算得上“高端”等等。

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等于是在把自己的不足感投射在ta身上,“想要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可能会陷入情感与经济的双重负担中。

4. 为自己的独特之处感到自豪

现在你可能已经明白了,势利感起作用的一个原因是它会激发你内心的嫉妒感。

康涅狄格大学商学教授John Veiga提出:当我们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受到威胁时,我们就会感到嫉妒。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具有独特稳定的某种价值,别人的表现就很难让我们感到受威胁,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自我成长,学会发现和肯定自己的独特之处。

5· 学会把过去和现在分开

Veiga和他的同事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即我们经常把自己过去的不安全感投射到现在的环境中

有时,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一些,他人的言行举止,本身并不带有任何意义,可是,他们的这些表现会让你想起过去的某些经历,并重新经历当时所感到的羞耻、自卑、愤怒等等情绪,眼下你的情绪反应,很可能是过去那些日子的延续,并不准确适用于目前的情况。

换言之,那个你认为在“秀优越感”的人可能并没有贬低你的意思,你可以集中精力在你们一起经历的其他更愉快的事情上。

最后,我们如何能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那种“自视甚高、老在人前显示优越感”的人?

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比起衣服的功能,你是否更在意衣服的品牌?

·你会远离那些你认为“不如你”的人吗?

·你是否变得更关注外在的成功而不是内心的满足?

·你是不是很希望别人发现(知道)你买了一些好东西?

直面自己的内心的虚荣感,并学会拒绝成为他人傲慢的受害者,避免“群体内外”的非理性偏见,你将不会因为感觉比别人好而感到自豪,而是因为你克服了这个非常常见的人类弱点而感到自豪。

毕竟,来自内心的成功是真正长期成就感的最佳来源。

 

·参考资料·

Veiga, J. F., Baldridge, D. C., & Markóczy, L. (2014). Toward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nicious effects of workplace env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5(17), 2364-2381. doi:10.1080/09585192.2013.87705

文/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陈竣扬、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