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面对父母,总觉得茫然、紧张、怨恨......”   亲子家庭

“面对父母,总觉得茫然、紧张、怨恨......”

来源:红树林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7-13    阅读数:797

人们常说,当一个人成为父母之后,ta就能更理解,更尊敬自己的父母。

但有人的经历则截然相反。ta可能很早就注意到自己父母的反常:过分关注自己、对孩子的需求漠不关心......直到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才真正意识到父母的冷漠对他们造成了的伤害。


根据我作为一名临床心理学家的经验,正是这种令人不安的领悟,为之后的自我接纳甚至痊愈打下基础、铺平道路。

在过去十年中,大量研究指出:儿童因被忽视与虐待的所造成的负面心理影响,会在青春期或成人后,诱发抑郁、焦虑、酒精滥用、危险性行为、自杀等一系列问题 (Norman, et al., 2012)


在成长过程中,儿童的心理需求可能因为种种原因遭到忽视,例如:家庭破裂、暴力、贫穷,以及父母的酒精药物成瘾或精神问题

其中,自恋型父母所造成的影响尤为恶劣和严重。不过通常来说,孩子不太愿意面对和承认这些,更不用说努力去克服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在成长过程中,被父母的自恋合理化或是模糊掉了:

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需求不需要(甚至就不该有需求),还会认为,父母的在养育方面的糟糕表现“其实挺好的”,在成长中感觉缺少爱,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的缘故。


自恋者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对自我价值的夸大。

对自恋者来说,人际关系的目的,就是要让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其他人必须得不断夸赞自己(“能干、聪明、懂很多......”)或者得帮忙为自恋者的过失寻找借口,当年幼的孩子很难让自恋的父母感受到虚荣的快乐,就会被当成是一个负担。

研究表明,孩子早年与父母的互动经历对其在未来发展建立人际关系、维持一个稳定积极的自我认识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Bowlby ,1969),也就是说,父母要为孩子建立起一种安全型依恋模式适当的养育方式并不等同于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事实上,孩子正是通过不断应对各种失败来建立情绪调节的能力 (Schore, 2012)。


自恋型父母通常会表现出这样的几个特征:

首先,他们对满足孩子需求缺少动力。他们的性格主要受自我膨胀需求的影响(“我觉得、我认为、我希望......”),对他人的感受或需求基本不感兴趣。


其次,他们缺少理解孩子需求所必需的同理心 (Fonagy, et al., 2005)。对孩子来说,在生命的头几年里,所产生的不安全的依恋经历可能会危及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正如Schore(2015)总结的那样,“不安全的依恋史会影响婴儿右脑的早期发育。”

当孩子处在一个自恋家庭环境中,任何对父母过错的异议都是不可接受的。成长中的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恋型父母会常常否定他们的看法和情感。Linehan(1993)将这种孩子的真实情绪贴上“错误”或“禁止”标签的情境,称为“情感无价值环境”。


在“情感无价值环境”中成长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困扰:

自恋型父母的注意力可能会集中在不同事情上,有时是明显的忽视,有时是按照父母的自恋需求来控制孩子。

后者的影响在于:父母的恐惧、怨恨或亲密关系问题,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负担,迫使孩子的注意力一直围绕着父母转。即使在孩子成年后,他们取得的成就依然会受到父母的忽视甚至被怨恨,使得这些孩子很难由衷地为自己感到自豪。

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当接受心理治疗的成年人童年时受到过自恋父母的忽视和虐待时,通常会出现自尊自信方面问题,包括:无价值感、觉得自己缺乏稳定性缺乏整体协调能力,或是没有存在感,好像是一个飘忽的灵魂似的感受。

随之而来的,是对父母的高度紧张和矛盾的感情。对于自恋父母的成年子女来说,他们总是在挣扎中试图寻找并维持一个理想的自尊水平。


如果你希望从童年被忽视的创伤中得到治愈,那你所需迈出的第一步便是探索自己真正的成长经历。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父母很难对你有所帮助,即使他们记得曾对你的需求嗤之以鼻,置之不理,大概率也会对这些事件有着高度扭(利)曲(己)的印象。因此一个有能力、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的支持,对你认识并面对自己真实的过去与创伤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你也要做好你的父母不愿承认自己的过失或者不会有所改变的心理准备。因为他们扭曲事情以维持自我价值的需求 (Peck, 1983),他们看待事情的方法会与你截然不同。


当你开始认清并摒弃内化的父母形象,拥抱因童年忽视而给你带来的困扰,治愈就悄然开始了。心理咨询,可以提供情绪调节的帮助,并协助重塑童年时期缺少的自我同情,解决未被承认的童年创伤,在成立家庭后,你也可以因此得以避免“重蹈覆辙”,转而成为一个更有爱心的父母,以及孩子的一个好榜样。



·参考资料·

Norman, E., et al, (2012). The long-term health consequnces of child physical abuse,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PLOS Medicine, Vol. 9, Issue 11
Zaslav, M. R. (2017). Narcissism: the shame-negating personality. The Neuropsychotherapist, February 4, 2017.
Zaslav, M. R. (1998). Shame-related states of mind in psychotherapy.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Practice and Research, 7, 154-166.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Basic Books, New York
Schore, A. N. (2012). The science of the art of psychotherapy. Norton, New York.
Fonagy, P., Gergely, G., Target, M., Jurist, E. L. (2005). Affect regulation, men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lf. Other Press.
Schore, A. N. (2015). Foreword, The neuro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by Ginot, E. Norton, New York.
Linehan, M. M. (1993). 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Guilford, New York.
Peck, S. M. (1983). People of the lie.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文/(美)Mark Zaslav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