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采访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咨询师采访 >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咨询师采访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来源:广州红树林心理    作者:罗琪    发布时间:2021-04-05    阅读数:2178

我们都想拥有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是其中的第一步,很多人就被卡在了这里--

选择什么职业?寻找什么样的伴侣?过什么样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有时候我们一直陷入迷茫里,好像有很多事情想做,最终又什么都没有做;

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过了一阵子却又觉得好像不是,放弃很可惜,继续又痛苦,夹在其中进退维谷;

有时候我们鼓起勇气彻底断绝与放弃,过后又感到后悔遗憾,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或许,我们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都很清楚明白,却比较难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为什么会这样呢?

美国心理学家Juliana Breines 在心理学研究中,总结了以下3种可能的原因:

1. 当某件事情看起来似乎超过我们的能力范围,我们会贬低它的重要性

俗语说:有志者,事竟成。

可是有时候,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

我们得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才敢承认这是自己想要的,并为之做出相应的努力。

举个例子:

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地作息,适当地锻炼,合理均衡的饮食等等,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中的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但是在多次的计划失败后,可能对于自己“自律”的能力深感怀疑,因此宣称:“我根本不在乎什么健康,有一天乐一天,乐死了事”可能要比追求某些“求而不得”的目标而沮丧痛苦感觉要好些。

心理学研究发现: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事,是拥有强烈动机和坚持意愿的前提。


相反,如果我们根本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某事,当然也就不太想做,即使做了,也没有办法坚持。


在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的经营也是如此:如果根本不能相信别人会喜欢自己(或许是因为我们根本不喜欢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努力尝试和维持关系,然后自然而然地就搞砸了,没有奇迹发生,于是我们就告诉自己:他人都是虚伪的,爱是不存在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和别人建立关系等等。


假如你问:那我要怎么样才能够相信自己呢?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与家庭情况都不同,不相信自己的原因也不一样,这是一个很适合与心理咨询师讨论的话题:)

2. 我们总是调整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以迎合现状

心理研究者发现了人类一种令人吃惊的行动模式:

政府的某项政策正式施行后,这项政策的支持者就变得多了起来。

即使短时间内,这项政策暂时还看不出是好是坏,是否有效,一些正式实施前持反对或中立意见的人,也会倾向于马上调整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站到“支持”一方的立场中来。


这或许与一种叫做“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当我们判断事实已无法改变,就会改变自己的观念和立场,站到现实地一边去,为现状找到支持或美化的理由。


当现实确实无法改变的时候,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会让我们多一些适应性,保持相对积极的态度。但是,当我们的判断出错--当事实远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绝望,也并非无可挽回的灾难,我们就提前认定它不可改变而放弃,转而去向现实妥协,寻找“现在好像也没那么糟糕”的证据,忍受不公正的对待,觉得自己的境遇都是活该,待在无聊重复没有盼头的工作中,待在可怕的虐待关系里(很多家暴受害者不愿意离开施暴者,也是这样的原因)。


3. 当自由意志受到限制,我们会向往破坏性的东西

我们的理智忙着为现实寻找“合理化”借口,以消灭对理想的向往,与此同事,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不满与郁闷,会逐渐累积成为一股破坏性的力量。


心理学上的“阻抗理论”(reactance theory)认为,人们会努力保持他们个人行为的自由。当这种自由受到威胁时,人们会用他们所能够采取的一切行动进行抵抗。如果一个人将施加影响者的努力看做是对个人行为自由的威胁,这个人就会通过拒绝遵从或者以相反的方式行事来保护自己的自由。


按照这个理论理解:

当我们感觉生活中的大部分时候,都无法按照自由意志行事,我们在潜意识里,就会向往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希望去摧毁这种生活。


可惜这种向往,并非是我们真心想要的,它只是我们面对压力时的应激反应,是一种“为反对而反对,为破坏而破坏”。一旦得到了,它就会对我们失去吸引力,感觉空虚,甚至会造成伤害。

例如:

家教很严的姑娘,爱上了流氓小混混,并非是因为这个小混混多么有魅力,也不是因为与她的灵魂多么契合,单纯只是因为父母禁止她与这一类人交往;


妻子不允许丈夫抽烟,丈夫在家里遵从她的嘱咐,但只要出了门就狂抽,本来一天只想抽一根,变成一天抽一包,仅仅只是因为不喜欢被妻子限制,不想被人教“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而已;

以及,

当某人指示我们要做一些,我们原本就打算要做的事情时:

以上这3种偏见,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时,它们就像是一扇窗帘,遮住了我们的未来,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潜力和出路。想象看,如果没有这些限制,人生原本可以怎样?


我们原本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走上自己向往的道路,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挫折与失败,即使想要的东西最终没有得到,也不会有过于沉重的遗憾。


·参考资料·

Converse, B. A., Juarez, L., & Hennecke, M. (2019). Self-control and the reasons behind our goal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6(5), 860–883.

Hammock, T., & Brehm, J. W. (1966). The attractiveness of choice alternatives when freedom to choose is eliminated by a social ag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34, 546–554.

Laurin, K. (2018). Inaugurating rationalization: Three field studies find increased rationalization when anticipated realities become current.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4), 483–495

文/红树林小编 罗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