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人际关系 > 如何才能做到不去和别人比较?   人际关系

如何才能做到不去和别人比较?

来源:红树林    作者:红树林小编    发布时间:2020-04-29    阅读数:922

我们在理智上明白: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顺心的事,也都有不如意的事,别人呈现在社交媒体上的,绝大多数肯定是经过精心处理,要展示自己“最理想一面”的内容。

可是,我们却很难控制自己总是想要去看看别人过得怎么样的心情。尤其是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让我们感到特别在意的人,例如:发小(家里亲戚朋友的孩子),同学、旧情人、旧情人的现任、同事······

当我们像题主一样,被别人的“精彩”和“幸福”刺伤,感到黯然神伤,心情低落的同时,还可能会产生强烈的愧疚和自我厌恶的心情:

“我为什么要一直去看ta···”、
“有时候我好像有点希望ta会过得不好···”、
“感觉自己心理是不是有点阴暗/病态···”

心理学家Richard Smith指出,如果别人身上的某些特质,或是某些成就引起了我们的嫉妒心理,那么这个引起嫉妒的东西,对于我们一定有很强的个人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我们对于自身的一些不能实现的期待(例如:外貌、性格、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等),这个引起嫉妒的人,一定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有可比之处(例如:相仿的年龄、相同的起点、相似的成长环境···)

当我们感到嫉妒的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处在ta的位置上,变成了一种接近理想状态的自己,这种感觉会让人沉浸、痴迷、容易上瘾,却也会在快感消失后令我们感到空虚、受挫、沮丧、羞耻。

要改变这种令我们感到痛苦和疲倦的习惯,我们可能需要多了解一下,这种比较行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动机。

2004年,发表在哈佛商学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种解释,

“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

或者可以称之为

“对于更好的选择存在之恐惧”(Fear of a Better Option,简称FOBO)


其中,“错失恐惧症”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后悔”的恐惧,它的具体表现是:

觉得自己不在的时候/地方,总是会有新奇的活动、投资机遇或是其他好事正在进行,别人在这些活动里玩得比自己开心,收获比自己多,因而也过着更有意思的人生。
这种想法会造成我们对自己目前身处的近况的不满,造成一种持续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停地想要去做更多的事,想花更多的钱,以获得更多有趣的体验。例如:跟风去“网红店”,打卡“网红景点”,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等等
其实,我们之所以做出这些行为,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而是因为“认为别人觉得这些东西很重要”

自从这个概念被提出后,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这种心理与许多现在流行的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焦虑、社交恐惧、息息相关。

尤其是,当我们看到曾经与自己站在同一起点的人,做到了我们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想过却过不上的人生的时候,我们就会深切地感受到自己错失的种种机遇。让我们产生巨大的自我怀疑:

过去我做过的每一个决定和选择,好像都是错的······”

这种巨大的自我怀疑,会让我们在面对未来时非常的焦虑,害怕做决定,害怕做选择,害怕不能够“一击中的”,因为我们只要做了选择,就等于是将其他的一些人生的可能性排除在外了,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种排除是不是对的?是不是最好的,是不是能达到最大收益的?

错失的恐惧令我们焦虑,过于关注身边人的状况会加重这种焦虑,不断地提醒我们错失的所有机会,就好像是我们常常看到的这类娱乐新闻:

在一部剧爆火之后,会有小道消息传出,说这个剧本来是要找A明星演的,可是A明星嫌弃这个剧就推掉了,这个角色就落到了当时相对没那么有名气的B明星身上,谁知这B明星随着这部剧的播出一夜爆红,A明星后悔不迭···

我们之所以会因为比较而感到痛苦,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在无形中把自己当成了A明星吧。

从心理学上来说,“错失恐惧症”被认为是因为长期地感受到自己的需求没有被满足而产生的一种自我调节状态。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对于自己目前的现实生活状态感到不满意,因此通过观察比我们过得好的人的生活,想象事情原本可以更好,或至少不这么糟糕的时候,痛苦和焦虑就发生了,这种难受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减少信息摄入(少用社交媒体),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但是,如果感觉好像无法控制自己想去“窥视”别人生活的习惯,或者是无法回避去接触这些消息,感到比较的心理让自己非常的难受和痛苦,可以尝试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