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趣味知识||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亲子家庭

趣味知识||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帮你更好的了解孩子

来源:红树林心理咨询    作者:红树林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18-07-13    阅读数:3143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本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1、婴儿早期记忆
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
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在他们的脚上系一条绳子,另一端连到旋转风铃上。所以当孩子踢脚的时候,风铃就会动。如果他踢得用力,那些木头装饰就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敲击声。小孩踢得越多,他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敲击声。
如果你知道巴普洛夫和他那只流哈喇子的狗,那理解这个实验应该没什么问题。这个实验就是看看婴儿可不可以对踢脚让小车移动产生条件反射。研究者首先记录婴儿踢脚次数的基础水平(小车没有连到脚上),之后和有激动结果(风铃动了!)的踢脚次数进行比较。
Rovee&Rovee发现八周大的婴儿就可以掌握踢脚和风铃转动之间的关联。在45-55分钟之后,这种概念依然不会削减。
虽然这个原始发现价值不大,但是利用这一程序导致了之后很多有关婴儿记忆的新发现的出现。比如,在后续实验用不同的旋转风铃代替了旋转的小车,看看婴儿是否可以分别不同,以此来测试他们是否真的记住了。
另一项实验中,只有八周的婴儿接受了为期三天,每天9分钟的旋转风铃训练。24小时之后,只有使用相同的风铃,婴儿才会比基础水平踢的多。这说明他们记得训练他们所使用的风铃而并不是随便一个就风铃。这是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发现,因为在那之前人们认为长期记忆(24小时对心理学家就算长期了)直到8或9个月才会出现。
因为这个和类似的一些实验,我们现在更多地了解了婴儿记忆。我们的记忆系统实际上从很早起开始就工作得相当好。儿童的记忆也差不多和成人的有相同的工作方式——只不过婴儿的记忆更加脆弱而已。
Carolyn Rovee-Collier怀疑婴儿期失忆是否真的存在。看起来,我们的大脑确实可以在一岁之内就存储长期记忆。成年后很难提取这时期的记忆是因为我们的早期记忆系统功能有限,之后又受到以后生活的干扰,最终我们会不可避免的忘记早期信息。
——婴儿早期记忆


2、自我概念的形成
虽说没有人是完全为自己活着的,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也的确有道理。自我概念,或者说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我们行为处事的基础。本文中的经典实验,向我们揭示了婴儿什么时候知道“我就是我”。
至今为止,“镜子测试”依然是最好的检查婴儿自我概念出现的实验。
自我概念的出现:镜子里的是我么?大多数人总是首先想到自己,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曾几何时,我们没有“我”的概念。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简单实验显示,直到2岁左右,我们还不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由于这个研究,以及后来一些延伸的实验,一些观点认为直到2岁生日,我们才出现自我概念。
1972年,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 Beulah Amsterdam发表了一项实验,从此开启了随后几十年关于自我认识的研究。实验的过程很简单。首先悄悄地在6-24个月的婴儿鼻子上粘一小红点,然后把他们放在镜子前。孩子的妈妈指着镜子里的影像问孩子:“那是谁?”之后研究者们开始观察婴儿的反映。
Amsterdam测试了88个婴儿,最终只能得到16个孩子的可靠资料——婴儿终究是婴儿,而且很多孩子不想玩。从这16个婴儿身上,Amsterdam发现了三类反应:
▲  6-12个月:那是别的孩子!婴儿的行为好像在镜子里的是另一个人——一个他们想友好相处的人。他们会做出接近的动作,比如微笑、发出声音等。
▲  13-24个月:退缩。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里面的样子不再感到特别兴奋。有些看起来有些警惕,而另一些则会偶尔微笑一下并弄出些声音。对这种行为的一种解释是婴儿这时的行为很自觉(感到自己存在,可能表现出自我概念),但是这也可能是面对其他孩子的反应。
▲ 20-24个月以后:那是我!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婴儿开始能够通过指着自己鼻子上的红点,清楚地认出自己。这明确地表明他们认出镜子里的是自己,而那块棉球是在自己的鼻子上。
虽然Amsterdam的结果是通过小样本得出的,之后在更多的被试身上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另外,之后设立控制情况的实验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孩子如果鼻子上没有红点就不会碰自己的鼻子。这说明摸鼻子并不是他们看到自己影像的自然反应。
当然这个实验简化了大量的复杂心理过程。心理学家就镜子实验到底揭示了什么提出很多问题。比如,有可能婴儿在2岁之前还不能很好地分辨面孔。所以,他们可能在更早的时候产生自我概念。
另一种可能是,在两岁左右,婴儿产生了牢固的外表或视觉的自我概念,不过还没什么心理的自我概念。如果是这种情况,测试说明我们知道我们看起来很像,可能我们需要到更久以后才产生自我概念。
这仅仅是两个常见的解释,你肯定能相处更多其他解释。这种多元可能性显示了儿童心理学中一个重大障碍:由于只有有限的实验可以在孩子身上实践,因此结论特别模棱两可。尽管有这么多的可能解释,这么多年来镜子实验依然牢不可催并且继续得到应用,而其他实验要就无人问津了。
镜子实验之所以长盛不衰,其中一个原因是,从其他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自我概念这时应该已经产生了。正是2到4岁这段时间,孩子们开始迅速发展出很多社会性行为。简单的互动没有大用,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才是成功的社会关系的基础。如果婴儿没有一定的自我概念,他们大概不可能和别人建立关系。
镜子实验也被用于测试动物的自我概念,实际上,在Amsterdam之前,这个实验最早是由Gordon Gallup教授用于黑猩猩的研究。所有的大型类人猿都“通过”了测试,其他还有海豚、鲸鱼和大象。在最近的一项实验中,一个8英尺高的镜子被摆放在纽约Bronx公园的大象笼里。研究者在大象的头上画上记号,他们观察到大象去碰他们自己脑袋上的记号。
大象和其他能够通过这项实验的通过都拥有复杂的社会体系,这并不是巧合。基本的自我识别是与其他动物交流的关键;有了这个知识,婴儿们开始一摇一摆地进入了社会性的世界。
——自我概念的形成


3、儿童学习发展
学习应该是整个儿童时代最重要的工作。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学习一门全新的知识,远比我们纠正固有的观念容易。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新旧观点的冲突会让我们产生困惑。本文的实验介绍了孩子接受新知识的过程。
孩子怎么明白地球不是圆的?
关于儿童时期学习过程的经典实验指出:真正的理解建立在放弃固有的成见之上。
想想那些我们都慢慢接受的知识:人类是从猴子进化的,用字母代替数字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地球是个绕着太阳转的圆球。他们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事情,这些事实如今看来微不足道,似乎上学时只用一天的课程就可以掌握。
不论这些概念现在看起来多么明显,曾经一度我们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那时候我们坚信算数只能用数字、人类是特殊的物种,而地球是平的。孩子们如何扭转了对世界的理解,这是儿童心理学中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不过这不仅仅与儿童有关,我们总要时不时地接受新的概念——虽然可能不是物种起源这么重大的问题。
我们很容易认为学习主要与记忆有关——特别是糟糕的教育中,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当然更好的学习方式,不仅是知其然,还要只求所以然。那么是何种认知过程让我们从死记硬背发展成真正的理解呢?
Stella Vosniadou 和William Brewer 曾经进行过一项经典的儿童心理学实验,让人们了解了我们如何“知其所以然”。实验的根据是一种叫做“心理模型”的认知心理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我们先建造一个解释某件事情原理的心理模型,然后测试这个模型,以获得对于周遭的理解。这个理论指出在我们理解一个概念的过程中,可能有一系列的中间点,每达到一处都了解了事情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Vosniadou 和 Brewer希望从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中找出证据说明理解的发展过程。
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Vosniadou 和 Brewer在实验中共采访了60个6-11岁的孩子。每个孩子需要回答48个问题,开始的问题很简单:“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后面的设计的问题则更有试探性,用以了解孩子有关地球的心理模型。
尽管大多数孩子开始的时候都说地球是圆的,研究者很快发现孩子们有各种各样的心理模型。当问到如果你年复一年一直走路会发生什么情况,很多孩子说会掉下去,考虑到他们认为地球是个圆球,这个答案让人吃惊。有些孩子甚至说你会掉到其他的星球上。还有孩子说虽然地球是圆的,但我们住在地球里面的一个平面上。
最初,这些答案看起来杂乱无章也不具统一性,好像是孩子们自己编造出来的。但随着进一步提问,出现了一个明确的回答模式(括号的数字包含了具有该种心理模型的孩子的数量)。
▲  长方形的地球: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长方形,你可能掉下去(1/60)
▲  圆盘形的地球:认为地球是一个平的盘子,你可能掉下去(1/60)
▲  两个地球:认为我们站在一个“地球”上,它是平的,而另一个在天上的“地球”是圆的。这个答案说明当被问到“地面”的时候,他们认为这个星球是平的,;而被问道“地球”是则认为是圆的(8/60)
▲  空心球:认为我们住在地球内部的一块平地上(12/60)
▲  铺平的球体:认为地球是个铺平的圆球,人可以在上面(和下面)生活(4/60)
▲  球形:随着年龄的增长,持有地球是球状的常规观点的孩子稳步增多。
▲  混合模型:剩下的孩子或者是没有给出统一的答案,或者难以归纳出一种模型(11/60)
以上结果说明我们需要一个发展过程来接受一个本来犹如天方夜谭的全新概念。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地球一定是圆的。否则,向下的重力会把我们拽到。这是我们最初关于地球的“心理模型”。之后我们被告之地球差不多是个球形,而我们尽力改造原有的模型,但过了一段时候我们发现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处境。
这些心理模型的中间点指出,我们为了弄清一个新的概念,最初想通过某种办法,将其归入已有的理解中。认为地球是个空心球,或者认为有两个地球就是这样的例子。这两种模型都希望能同时维持“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两个概念。
让孩子很难学习新知识的是从日常经验得来的固有思维:地球是平的。如果他们不能放弃看待地球的老眼光,就很难全部接受新的观点;他们只能创造一个不伦不类的混合体,偶尔也可能有些奇思妙想。从个人经验得出的建立起的固有思维很顽强,是很难放弃的,即使矛盾的证据明明白白地摆到面前。有时候,真正的理解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学习新的观念,而更多的是放弃原来的观念。
——儿童学习发展


4、依恋类型
有个传说说得是我们本来都是一个圆,一辈子都在寻找自己的missing piece。其实,我们缺的这个角,并不是在喝孟婆汤、过奈何桥的时候遗失的。对婴儿父母的早期依恋,可能就是那块被遗忘的拼图。你有没有发现自己总是在找同样的类型、总喜欢相似的人?根据依恋理论,我们的成人关系很大程度上重复着几个月大时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陌生情境:窥视儿童的过去与未来
我们是社会动物,和他人建立关系是生存的必须,并将帮助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对那些不善于人际关系的人来说,平常生活中“付出-得到”这种常见相处方式往往都很难应对。他们可能变得对他人充满敌意,学业也可能出现问题,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可能出现精神疾病。
正因如此,心理学家会对我们与最初的主要抚养者之间形成的第一段关系极为关注。这段最初的关系对于我们未来的各种关系至关重要,它影响着我们和配偶、同事、子女之间的相处。虽然你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父母,但早期的关系就像一个模板,会对以后的生活打上烙印。
依恋是怎么测量的?
我们将最初的关系称为“依恋”,它的发展至关重要。很自然,儿童心理学家意识到了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依恋程度非常有用。不过问题来了:你怎么来测量依恋?8个月的婴儿可说不出什么有用的话,而家长的报告往往并不可靠。
很显然,心理学家需要观察抚养者和孩子之间的互动。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和同事发展了一种研究孩子和抚养者之间感情依恋的方法,而这一方法目前已成为这一领域的标准程序。不少人认为这是研究儿童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最有力的实验。
陌生情境
Ainsworth基于人类最基本的情绪——害怕,设计了她的实验。当婴儿对抚养者产生依恋,6个月之后,会在下面这两个容易复制的情境中感到害怕。
陌生人焦虑:6个月之后,婴儿往往会开始害怕陌生人。当抚养者不在场的时候,尤其如此。
分离抗议:大概与此同时,也是6个月的时候,当抚养者离开的时候婴儿也会开始感到沮丧。
为了研究婴儿和抚养者之间如何互动,Ainsworth设计了一系列互动性实验,来测试婴儿在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情境下的反应。
实验的过程就像精心编排的芭蕾舞,每一幕大约3分钟:
▲  实验者将婴儿和抚养者安排在实验的房间里,随后离开。
▲  当婴儿探索房间的时候,抚养者什么都不做。
▲  进来一个陌生人,前一分钟什么都不说,之后开始和抚养者说话。再过一分钟,陌生人开始接近婴儿。
▲  然后,抚养者尽量小心地离开房间,这时候,房间里只有婴儿和陌生人。
▲  抚养者回来安抚婴儿,然后再离开。
▲  婴儿一个人在房间里。
▲  陌生人进来,开始和婴儿玩。
▲  抚养者回来,陌生人离开。
就像你看到的,随着实验的进行,这些情境对于婴儿来说,越来越陌生。最开始,婴儿只是在一个陌生的房间里,然后陌生人进来了,然后陌生人开始和他们说话,最后连抚养者也看不到了。婴儿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结果
在很多婴儿身上重复实验之后,Ainsworth从资料中分析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规律。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最有意思的是当抚养者回来之后孩子的反应。根据在母亲回来后婴儿的反应,分析得出三种不同的依恋类型,其中一种是“好”的,另两种则被成为“混乱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这种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很有安全感,在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会有些沮丧,但当他们回来的时候就会很开心而且可以很快平静。深入的研究显示70%的婴儿属于这个类型。
不完全/回避型依恋:这些孩子对抚养者没什么兴趣,虽但当抚养者离开房间的时候会大哭。奇怪的是,当抚养者回来的时候他们也不觉得高兴,总是转过身哭着就爬开了。大约2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不安全/抗拒型依恋:这些婴儿最开始不想离开抚养者去探索新环境。之后,和不完全/回避型一样,当抚养者离开的时候他们会大哭,抚养者回来并想靠近婴儿的时候,他们又开始抗拒。他们看起来很生气。大约1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以后的研究又确认了另一种不安全依恋类型:不安全/混乱型依恋:这些婴儿没有固定的模式:他们看起来总是害怕抚养者,并对其感到迷惑。对婴儿来说,压力经常过大。这种依恋类型和抑郁的抚养者或者儿童虐待有关。
依恋类型的成因
为什么婴儿会形成不同的依恋类型,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抚养者如何对待婴儿是研究的焦点。安全型依恋被认为和抚养者的这些特征有关:
♦  感觉敏锐而有责任心
♦  鼓励双方的互动
♦  温暖和接受的态度
那些明显与上述特征相反的行为或态度更容易导致不安全的依恋类型。还有研究发现婴儿的气质(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依恋类型的结果
很多研究者认为依恋类型会导致很重要的社会性、情绪和认知方面的结果。有些研究者认为婴儿早期的依恋越积极,他们长大后就可以更成功地离开抚养者。安全型依恋的其他好处包括:
♦  更自信
♦  更多朋友
♦  成人阶段的关系更好
与之相反,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更容易:
♦  呈现更多负面情绪
♦  有行为问题
♦  对其他孩子充满敌意
了解未来的窗户?
关于“陌生情境”的批判认为,这个场景太奇怪了。比如:
♦  为什么抚养者要特地不理睬婴儿?
♦  婴儿真的可以注意到实验过程中周围人的来来去去?
♦ 其 他文化中,是不是也一样?
虽然有这些批评,“陌生情境”还是很好的回答了很多问题。它为了解我们最早的、和抚养者之间形成的关系提供了一条标准途径。它为婴儿对于社会性和情感自我可能有的四个主要问题,提供了答案:
♦  我怎么才能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  当我探索环境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  我能得到什么?
♦  当我不高兴的时候,别人会做些什么?
正视婴儿的依恋类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线索:对这些问题,婴儿有什么答案,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窥视婴儿过去和未来的窗口。
——依恋类型


5、模仿——最早的社会行为
小孩子是天生的模仿高手。很多事情其实他们并不明白,他看着大人哭,他也哭;大人笑,他也笑。枪打出头鸟,跟着别人跑应该不会错。这种模仿能力可能是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生存而天生具备的。
模仿他人是最基本的而社会行为之一。虽然模仿对成人来说再自然不过,但对年幼的婴儿来说,的确是个挺艰巨的过程。
模仿的核心是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瑞士著名心理学家Jean Piaget(皮亚杰)认为对于婴儿来说,这并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他认为,婴儿要到8-12个月才能模仿他人。
吐舌头
1977年,牛津大学Andrew Meltzoff和华盛顿大学的Keith Moore 发表了一项研究,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质疑。这项研究后来成为了儿童心理学的一项经典实验。
他们的实验非常直接。一位实验者坐在12-21天大的婴儿面前,对着婴儿吐舌头、张大嘴、撅起嘴唇并摇动手指。之后实验者一脸平静地看着婴儿,等待他的反应。很明显,婴儿在模仿他。这项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婴儿的确是在模仿实验者,而不是因为其他原因吐舌头或者张大嘴。换句话说,这真的是模范还只是一些不能算作社会性互动的本能动作?
到底是不是模仿?
Meltzoff and Moore对其他各种可能的原因进行了排查:
婴儿是不是单纯因为实验者而感到兴奋?大概不是:当实验者张大嘴的时候,婴儿也张开嘴,但却没有吐舌头。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婴儿才吐舌头。
这些模拟是不是一种反射性动作?大概不是:即使实验者吐舌头的时候婴儿含着奶嘴,如果随后取下奶嘴,婴儿也会跟着吐舌头。
是不是父母事前训练过孩子?不是。家长直到实验之后才被告知实验目的。
实验者在最初吐舌头或者努嘴之后,有没有一些其他的面部表情给了孩子提示?没有。实验者的面部被录了下来并进行单独的评定,在“婴儿反应期”的段时间内,他的面部表情被评定为“空白”。
与生俱来的社会性技能
对那些认为婴儿天生具备部分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来说,这项研究无疑是他们的一张王牌。这项实验后来被多次验证,说明婴儿并不需要赤手空拳闯天下,从很早起开始,他们就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并且可以模仿他人。
——模仿——最早的社会行为


6、心理理论——每个人都有的“读心术”
我们从小就开始揣测别人的想法——妈妈知道了会表扬我、老师想让我回答问题、老板不喜欢这个计划、老婆心情不好,躲远一些!点破皇帝新衣的小孩儿,却完全没考虑别人的想法。——他是天真还是不理解?本文可能会给出一个答案。
“读心术”是每个心理学家都梦寐以求的超能力。它不仅会让心理学实验事半功倍,想想看,能够成为另外一个人去感受他的经历,实在是太神奇了!
虽然心电感应还只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但是大多数人只要转换个角度,都有本事在某种程度上钻进别人脑袋里看看。
我们之所以能够钻进别人的脑袋,是因为我们大脑是个超级模拟器——比方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预测网球从哪里飞过来,然后判断是上网截击还是到底线防守。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他们的想法、目的或者可能的行动。实际上,如果不能模拟别人在想什么,我们就会在社会生活中无所适从。
心理学家将这种模拟或者猜测他人想法的能力称之为“心理理论”。儿童出现心理理论,是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有些心理学家认为,不能成功发展出心理理论,是孤独症的主要特征。
萨尔茨堡大学的Heinz Wimmer 和 Josef Perner 利用错误概念进行的实验,为心理理论何时出现提供了最早的实验证据。
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为了证明心理理论何时出现,研究者们需要孩子通过错误概念的测试来判断。要通过这项测试,孩子需要明白别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的不一样。这对那些刚接触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个很大的挑战。
Wimmer 和Perner的实验对象是3至9岁的孩子,他们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叫做Maxi的男孩的故事。Maxi的妈妈买了巧克力回家做蛋糕。Maxi看到妈妈把巧克力放进了蓝色的橱柜,之后Maxi就去出去玩了。与此同时,妈妈用巧克力做完蛋糕,把剩下的放到了绿色的橱柜里。Maxi玩完回家觉得很饿,就想拿些巧克力来吃。实验者问参加实验的孩子:Maxi会到哪个橱柜找巧克力?(而不是巧克力放在哪个柜子里)
在实验中,实验者还用玩偶和火柴盒表演了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有更直观的理解。
结果显示,3到4岁的孩子一般不能通过这个测试,他们会回答巧克力实际的位置,而不是Maxi以为巧克力在哪。他们不能理解:虽然自己知道巧克力在哪儿,但是Maxi并不知道。
Wimmer and Perner 认为,这是因为他们不能通过Maxi的视角,构建一个与自己世界不同的心理模型。也就是说,他们还不具备心理理论。
从4、5岁开始,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仿佛一夜之间,大多数孩子们突然可以指出Maxi认为巧克力在哪个柜子里,而不是自己所知道的真正有巧克力的柜子。但是,有些孩子已经5岁了,还是很难理解别人可能会有错误的想法。
最后,6岁大的孩子都可以理解别人对世界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
这个实验指出,在4到6岁的时候,孩子们开始具备一系列重要的社会技能,这对他们日后能否在社会中应对自如至关重要。他们开始知道,别人的想法可能是错误的,自己可以说谎,别人可以欺骗他们。
从某种意义上,丧失这种纯真有些遗憾;但是从另外的角度,这是想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要基础。4岁左右,孩子们开始理解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绝对的世界中,实际上我们在自己的脑袋里建造了一个自己的世界模型,而这个模型很容易就会出错。
像很多儿童心理学研究一样,这个实验也引发了关于如何解释试验结果的争论。研究者们对其中的一些疑问进行了说明:
实验的时候,孩子专心么?是的。他们正确地回答了一些问题,说明他们很专心。
年龄小的孩子会不会把故事忘了?不会。他们通过了一个记忆测验。
年龄小的孩子是不是没考虑问题,所以指出巧克力实际在什么地方?在另一个实验中,特意让孩子们停下来想一想——但这对年龄小的孩子没什么帮助。
在这个实验受到质疑的同时,心理学家有发明了其他检查孩子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至今,这些实验仍在世界各个角落使用着,发掘我们最初是在何时、如何拥有了解他人思想的能力。
——心理理论——每个人都有的“读心术”


7、物质恒存在
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虽然儿童对那些精深的理论完全没有概念,但是他们凭着直觉就已经知道宇宙中的不少定律。本文中描述的实验,就说明即使很小的婴儿也知道物质不会消失。
婴儿的直觉——儿童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
如果宇宙中的物理定律发生改变,周围发生的事情会让我们觉得自己进入了爱丽丝的梦世界。在那里,重力失去了作用,物体运动不再遵守惯性定律、物体也可以突然消失,变得无影无踪。这样的梦境之所以让人惊奇、眼花缭乱,正是因为我们太过熟悉正常的世界是怎么一个模样。
对于刚刚进入这个世界的婴儿,他们可能会觉得周围的环境就像一场无厘头的梦,即使最平常的事情也会让他们新奇不已。在他们的小脑瓜里,没准会冒出这样的问号:哇哦,我闭上眼睛的时候,这个世界会去哪儿啊?
他们会不会早就有了答案:他们直觉地知道,即使自己不能直接感受到,那些东西依然存在?心理学家对婴儿一岁内对“物体恒存在”的理解进行研究,努力地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物体恒存在是指“即使眼睛看不到,某件物体也依然存在”这一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婴儿在12个月之前不可能具备这个概念。
伊利诺伊大学的Renee Baillargeon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对这一观点进行挑战。实验利用了儿童会对“不可能”事件会表现出明显的吃惊,因此会更为关注这一道理,来证实孩子是不是了解物体恒存在。
有一项实验是让6个半月的婴儿看着一辆小车从坡道滑下去。半路有一块遮板挡住了婴儿的视线,通过遮板的时候婴儿就看不到小车,之后婴儿又可以看到小车。
有一种情况是婴儿看到遮板后面放了一块障碍物,但是放开小车的时候,试验者做了一些手脚让小车可以顺利通过障碍。所以小车还能很神奇的从遮板的另一侧出现。
上述 “不可能”情况会和“可能”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障碍物并没有妨碍小车的运行的情况。
Baillargeon发现,婴儿观察不可能情景的时间更长。这说明他们明白即使看不到障碍物,但它依然存在。这似乎为婴儿理解恒存在提供了合理的证据。
Baillargeon教授在随后的实验中尝试了各种不同的情况。他用玩具兔子、玩具老鼠、玩具胡萝卜等来代替小车和障碍,并设计了各种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可能”情况。每个“不可能情况”之后都会进行严格控制的“可能情况”,并逐一进行实验对比。在每项实验中,婴儿注视“不可能事件”的时间普遍更长,可能他们在想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现在,通过这些实验发现,三个半月的婴儿可能就对物体恒存在有了一些基本认识。虽然有些人也提出其他的解释,但如果所有这些实验放在一起,那么儿童了解物体恒存在应该是最自然的解释了。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 Baillargeon等人认为,周围的花花世界对于婴儿并非毫无意思。相反,婴儿好像是个天生的物理学家,能够对例如重力、惯性、物体恒存在等进行简单解释。
所以,也许在婴儿的眼中,世界并不是个无厘头的梦境。他们当然有很多新鲜事物要学、很多事情让他们吃惊,不过他们似乎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一些万物运行的基本常识,而不是对这个世界全然无知。
——物质恒存在


8、语言发展
学会说话是儿童发展上的一个飞跃。但要实现这个飞跃并不容易,首先我们要能够分辨哪些是人说话的声音、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就像在人类听来,猩猩的声音没什么不同一样,如果辨别不出细微的差别,就没有办法进行模仿和学习。本文的实验证明了婴儿对于语音的辨别的强大本领。
从婴儿出生到他们说出生命中第一个字的这一年里,可能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应该是这条漫漫长路的第一步。这一步就是分辨那些说话的声音,并进行归类。
为了明白这到底多难,想象一下你听到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对你来说外国话字和字、词和词联成一片,听起来就像不间断的噪音。
小婴儿面前就有这么一座大山,但是分辨词汇对他们来说还早得很,他们最初的一道关是在声音这个更低的层次。婴儿面对的第一个挑战是分辨说话的最基本元素——音素,也就是我们最基本的声音。
在1971年布朗大学的Peter D Eimas和同事的经典实验之前,心理学家并不确定婴儿什么时候能够区分音素。
Eimas和同事的实验对象是1到4个月的婴儿,目的是测试他们能不能区分“b”音和“p”音。要知道这两个音之间只有10毫秒的区别,区别的难度可想而知。要能够听到这么细微的区别,婴儿的耳朵必须非常灵敏。
他们设计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探测婴儿是否注意到了从一个音变成另一个音。他们让婴儿叼着一个假的乳头,用来测量婴儿吸吮的频率。他们的想法是,吸吮频率可以反应婴儿对于周围发生的事多感兴趣。他们越感兴趣,吸吮的频率就越高。
在实验中,婴儿重复听到“b”这个音。最开始婴儿觉得这个音挺有趣,所以他们吸吮的速度也比较快。过了一会,他们觉得无聊,吸吮的速度也就降低了。
这个实验的关键是:在有些实验场景中,会变成“P”,而另一些场景中一直是“b”音。实验者通过吸吮频率的变化,来证明的是婴儿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变化,以此说明他们他们能否区分“b”和“p”音之间微小的差别。 
Eimas和同事们发现,一个月的婴儿都能区分出“b”音和“p”音的区别。
像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很多心理学家根据这些发现认为,婴儿天生就有能力区分那些只有细微差别的声音。而这个能力正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大多数语言有40个左右不同的音素,而婴儿最终的任务是熟练掌握所有音素。在婴儿最初的三个月,他们会或发出各种声音,但是没有一种声音像“说话”的。
但是,部分因为这种天生的区分音素的本领,3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开始发出一些像元音的声音了。他们征服了最初的几个因素,并为学习说话做好了准备。
虽然婴儿天生一双能分辨语言的好耳朵,婴儿11个月开始,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研究表明,成人可以分辨的音素远比婴儿少的多。
这是因为11个月以前的婴儿,他们可以熟练分辨所有不同语言中可能出现的音素。不过11个月以后,婴儿基本确定了自己的第一语言,只要能分辨母语中的音素就够用了,因此渐渐地丧失了分辨其他语言因素的能力。婴儿开始专门学习一种语言。
11个月时的对一种语言中的学习分化,对母语中40种音素的专攻,以及其他言语过程,所有这些都催促着那个神奇的时刻的降临——第一句话马上就要诞生了!
——语言发展


9、游戏——社会交往的雏形
人是社会动物,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就要和他人交流、合作。本文通过游戏类型的发展,表明了儿童正在逐步学习和他人交流、合作、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游戏就是孩子学习以后生存的练兵场。
游戏是件正经事。早期发展心理学家Lev Vygotsky就认为,在我们上学之前,游戏是成长最重要的资源。
通过游戏,儿童学会很多基本的社交技能,并不断练习。他们发展出自我的概念、学会如何和其他孩子相处、怎么交朋友、怎么说谎、怎么扮演自己的角色。
关于童年时期游戏的演进,早期的经典实验当属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明尼苏达儿童发展研究所的Mildred Parten进行的实验。她仔细观察了2到5岁的孩子,把他们的游戏分成了6种类型。
Parten利用对儿童行为系统取样的方法进行来收集资料。她根据事先的安排,有系统地观察每个儿童的活动,每段观察为期1分钟。(译者:实验场景是将一群年龄相近的孩子放到一起——可能是在幼儿园、托儿所里,同时有很多玩具供他们选择。旁边没有成人。通过单面玻璃对孩子进行系统观察,并将某项活动的次数等记录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上。所谓系统是指,第一分钟观察1号孩子,第二分钟观察2号孩子,第三分钟观察3号孩子etc.)
值得注意的是,前四种游戏并不需要很多和他人的互动,但是后两种却需要。当孩子玩不同的游戏的时候,Parten注意到孩子越大,他们会越来越少玩前四种游戏,而更多进行后面两种——也就是互动更多的那两种。
▲  无所事事:孩子基本上很少动,看似毫无目的地随便动来动去。这种游戏方式相对少见。
▲  单独游戏:孩子自顾自地玩,好像根本注意不到其他孩子。这种情况在2到3岁的孩子中最为常见。
▲  看别人玩:孩子对其他孩子的游戏很干兴趣,但是并不和他们一起玩。他们可能会提问或者和其他孩子说话,但是主要的活动就是看。
▲  平行游戏:孩子模仿其他孩子的游戏,但是并不主动加入他们。比如,他们可能玩同样的玩具。
▲  联合游戏:比起玩具,孩子对彼此更加感兴趣。这是儿童游戏中第一类需要大量社会性互动的游戏。
▲  合作游戏:孩子的游戏里出现了一定的组织,比方说游戏有了一些目标,孩子经常要担任一些角色并且在小组里行动。
与皮亚杰将主要从认知发展的角度看待儿童游戏不同,Parten强调了游戏在学习与人相处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社会交往的雏形
10、皮亚杰的四阶段认知发展理论
稍微了解一些发展心理学的人都应该对皮亚杰不陌生,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至今被奉为经典。但是本系列的多篇文章中的实验都推翻皮亚杰的理论。虽然理论的细节有待推敲,但是其核心观点——儿童与成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却没有人反对。
他的成就屡屡被人怀疑,因为他提出的理论是心理学中最广受争议的观点之一。他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和理论一经问世,就面对无数的挑战,很多内容后来被修正。
但是由于他对于儿童心理学发展不朽的贡献和深远的影响,他当之无愧地成为心理学历史中的殿堂级人物。在10大儿童心理学实验系列的守宫篇中,我们就将介绍这位瑞士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的研究。
皮亚杰的理论曾被无数人诟病,但他本人却有受到心理学家的无限尊崇。要想了解这看似矛盾的观点,下面我会跟你讲讲他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身上进行观察实验,也会跟你聊聊为什么他的结论可能是错的,以及他的四各阶段理论的核心发现。
在皮亚杰很多细致的观察实验中,有一个是观察当时只有7个月的女儿杰奎琳的。她把一只塑料鸭子掉到了被子上,然后被被子盖住了,这样她就看不见鸭子了。皮亚杰注意到,尽管杰奎琳清楚地看到她把鸭子掉到什么地方,而且也能够到,但她一点试着去捡起鸭子的意思都没有。
皮亚杰觉得很好奇,于是把鸭子又放到了她可以看到的地方。然后当她就要抓住鸭子的时候,他又漫漫的、清清楚楚地把鸭子藏到了被单下面。小女孩好像以为鸭子消失了,就像之前一次一样,没有试着在被单下面找一找。
对皮亚杰来说,这个行为很奇怪——因为当杰奎琳看得到鸭子时,明明对那个鸭子很感兴趣;但只要她从视野里小时就好像完全忘记了一样——看起来,眼不见,果然心就不烦了。
直到9或10个月,皮亚杰才看到他的孩子开始找那些藏起来的东西。
虽然很多家长都会这样和孩子玩,但皮亚杰却用这些观察以及很多其他实验发展出一套关于孩子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也正是这个理论让他广为人知。
在这个理论中,皮亚杰阐述了儿童在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顺次经历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18-24个月):婴儿只能注意他自己的感觉、因为身体产生的各种新奇感受而惊奇。他们就像一个小科学家一样,通过叫喊、倾听、敲打、尝试所有新鲜事物,来探索这个世界。
前操运演作阶段(18-24个月至7岁):在这个阶段,儿童可以接受图像、文字和简单概念,但是他们不能进行变化,不能对它们进行操作。就好像他们拥有了思维的工具,但是还不知道如何实用这些工具。比方说,在算数里,他们还不知道2 x 3 和 3 x 2是一样的。
具体运演运阶段(7岁至12岁):在这个阶段,儿童掌握了造作符号、物体的能力,不过这些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对他们来说,抽象的概念和操作还是个难题。
形式运演阶段(12岁以上):从此开始,儿童能够思考抽象的概念。这时候,他们开始明白像未来、价值、正义这些抽象的概念。也差不多从这时候,他们的思维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
由于这个重大理论,皮亚杰受到了尊崇。但是就像很多大胆的理论一样,后人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与这个线性的发展理论背道而驰。
比如,在他的女儿杰奎琳不能够到小鸭子的这个问题上,他的结论可能就是错误的。后来的实验发现,只有三个半月的婴儿可能就明白物体恒存在(见10大系列之7)。对于杰奎琳的行为,现在的心理学家可能解释为她不记得或者不能去抓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虽然像这样的研究发现推翻了皮亚杰的理论,但是他的研究还是吸引着很多人,并激发出以后的研究。从像藏起女儿玩具鸭的观察到了不起的四阶段理论,皮亚杰最核心的发现是儿童与成人的思维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并不是单纯地缺少知识、缺少经验、或者分析能力不强的这种量的差异,而是从内容上存在质的区别。
虽然心理学家们如今都对皮亚杰的观察和理论的很多细节有所质疑,但这一核心观点却并未撼动。而对于这一核心观点,爱因斯坦曾经有这样的形容:这么简洁的结论只有天才才能想得出来!
——皮亚杰的四阶段认知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