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学会爱孩子 6种“怪兽家长”害苦孩子   亲子家庭

学会爱孩子 6种“怪兽家长”害苦孩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5-30    阅读数:980

写在“六一”前夕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过几天又到“六一儿童节,这会儿,你是否正在为送孩子啥礼物伤脑筋呢?

工薪阶层的爸爸妈妈挺烦的。

在某小学当老师的张先生说,去年的儿童节,本来想送孩子一套课本的,经济实用,不料孩子不屑一顾:“查资料上网就行,现在谁还有空看课本啊?”那“六一”怎么过呢?去公园转转?没想到孩子说,“那有什么意思,你给我买个手机呗!”一向主张简朴的张老师吓了一跳。孩子的理由是,同学都有手机了,就他没有,一点面子都没有。后来勉为其难给孩子买了台国产手机,孩子还不高兴了,嫌手机寒酸。今年的“六一,张老师有点发愁,该怎样和孩子过这个儿童节?

家境富裕的爸爸妈妈也挺烦的。

在某知名服装公司当经理的林小姐说,自己和老公平时都没空陪孩子,就想趁着“六一”好好补偿下。林小姐一出手就是手提电脑、iPad,太便宜的礼物都觉得拿不出手。隔壁老王家的孩子则一心想当明星,六一”就想要一架钢琴,老王眼都不眨一下就把钢琴搬回家了。这都不算什么,公司总裁的孙女,还收到了爷爷买的一辆大“玩具车”——宝马mini孩子们四处炫耀比拼自己收到的礼物,爸爸妈妈倍感压力。面对这些,林小姐有点不安。

没错,对于很多现代家庭来说,一个家只有一个小孩,Ta不仅是爸爸妈妈的骄子,还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宝贝疙瘩”。“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啊!”慢慢地,儿童消费品越来越高档化、精品化与奢侈化。衣物不怕贵、玩具讲档次、课本重包装。

这不禁令人反思,昂贵奢侈的商品就能代表孩子的爱好吗?你有没有发现,你眼皮底下的孩子,耳濡目染中脾性已经发生了巨变而你却没有察觉?你有没有试图俯下身来,了解孩子们心底的需求?

儿童节设立的初衷,其实是用来提醒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好孩子的点点滴滴。平时不搭理孩子,疏于引导关心,就抱着在61日这天一次性赔偿的心态,可以说与设立儿童节的初衷南辕北辙,儿童节最终会落成一场秀。

儿童节该给孩子选什么样的礼物,怎样让孩子学会爱护每一分钱,学会关爱身边的人,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应该引起家长更多的思考。千万别让这个幸福的节日酿成爸爸妈妈的“劫日”!

“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陪陪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亲亲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夸夸我;如果你们爱我,就多抱抱我……”

专访专家:红树林心理中心主任、首席心理咨询师尤红

还记得孩子呱呱坠地那一刻,你内心的激动和矛盾吗?Ta走进了你的生命,也给整个家庭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此,两代人争吵不休,夫妻观念不同各分东西的大有人在;也有一些事业型家长放任孩子,不闻不问。

其实,孩子弱小的自我正在家长的各种对待中慢慢发酵,发生质的改变。你现在认为对孩子最好的方式,很可能决定了今后孩子性格上的缺陷,甚至发生悲剧。

一、控制型家长

孩子自卑、焦虑、抑郁,严重的会精神分裂

他们事无巨细,什么都替孩子安排谋划好。如果孩子感觉不开心,这类家长会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典型案例:电视剧《孩奴》刻画了一副控制性家长的典型:主人公的妈妈是医生,对孩子有特别高的期待,总想让他学习成绩好,孩子生活在痛苦当中。

●尤红点评:在现代社会中,口口声声“我为了你好”的控制型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自认为很爱孩子,强迫孩子听任安排。这不仅是没有营养的爱,而且会伤害孩子。

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比较自卑,自尊心也比较弱,通常都处在一个退缩的状态,最终失去了自己。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发展到成年时会得焦虑症抑郁症,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分裂

二、放任自由型家长

孩子心中父母没地位、没形象,可能患上强迫症

出于各种原因,父母角色缺位,对孩子完全不管,孩子变成什么样都行。

●典型案例:圆圆的爸妈也是繁忙的工作族,孩子平时跟着外婆。外婆性格强势,认为圆圆必须按照她的安排做事,晚上还不准圆圆拉尿。圆圆爸爸沉迷于麻将无暇顾及圆圆。外婆还经常在圆圆面前说圆圆爸爸的坏话。圆圆心想,我怎么会有这么一个爸爸,没一点用。现在圆圆已经15,回忆起当年忍尿入睡,他还心有余悸。

●尤红点评:家长没有给孩子真正的关爱,只是为了方便给孩子很多限制和惩罚。慢慢地,这类孩子会渐渐患上强迫症

三、过度保护型家长

孩子自私、娇气,

看不到别人的需要

几代人都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孩子身上,生怕孩子有什么闪失,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

●典型案例:聪聪今年上五年级,家里是典型的“四个老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孩子”组成的“4-2-1”模式,四个老人抢着帮孩子做事。聪聪不小心摔倒了,老人会打地板,说都是地板的错。到了上学的年纪,聪聪在学校里经常要求同学帮他干活。下课后,聪聪一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就开始向老人发脾气。

●尤红点评:这类在过度保护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不知道生活中别人还有需要,看不到别人的需要,他们认为,所有和他在一起的人都要为他服务。

四、忽视型家长

孩子多动、好斗只为寻求关注

这类型的父母往往工作比较忙,给到孩子很多物质满足,但情感满足给不了。

●典型案例:一位满脸愁容的中年母亲阿珍自述,她和先生工作很忙,儿子6岁之前都是跟爷爷奶奶。阿珍常把儿子关在屋子里,也没留意孩子的变化,直到她接到了学校老师的投诉:儿子经常骂人、搞怪,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上了初中后,还经常打架、泡网吧、混酒吧,有时喝醉打砸东西后,就打电话让父母去买单,酒后还会给父母发信息:我恨你们……

●尤红点评:往往成功人士会因为工作繁忙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多动、搞怪,都是为了引起大家关注。如果常年被忽视,这类孩子渐渐具有攻击性、破坏性,家长越是责骂他们,关系越差。

五、教养方式不一致

孩子意识混乱、无所适从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夫妻教育观念不一致;二、两代人的教育方式不一致。

●典型案例:一位年轻的80后妈妈说,家里一直为孩子争吵不断。她认为,孩子2岁就可以尝试自己吃饭,但奶奶坚持喂饭。现在小孩已经7岁了,常拖延吃饭,奶奶怕孩子吃不饱,抢着喂饭。年轻妈妈想教育孩子,奶奶却很心疼。如此一来,孩子认为奶奶是好奶奶,妈妈是坏妈妈。

●尤红点评:人老了,总认为在下一代身上才能更好地体现价值,一定要争抢孩子的抚养。隔代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度保护、溺爱。看到爸妈和长辈有矛盾,比看到爸妈之间有矛盾对孩子的影响更大。建议尽量沟通协商解决矛盾的教育方式,否则会造就孩子矛盾的人格。

六、父母型儿童

孩子失去童真、失去自我

这类小大人型的孩子,不仅不需要爸妈过度照顾,反过来还会照顾家长。

●典型案例:欢欢从小就是大家眼中绝对的好孩子:3岁开始自己整理房间,5岁多开始洗碗。妈妈是个生活上非常弱的人(家里哥哥姐姐很多,自己不会干家务)。在欢欢4岁多的时候,周六周日爸妈都倒头睡懒觉,她还会拿饭盆去打饭回来给爸妈吃。

●尤红点评:这类小朋友从小干活比较多,失去了孩童阶段应有的人性撒泼和童真。长大后,往往隔离自己情感需要,过度照顾别人,反而招来别人的反感。

父母须知

家有家规,育儿也有游戏规则

订立规则前,家长请先做好以下几条:

NO.1 心态健康的家长,才能养出心态健康的孩子

这是最核心的一点。做父母是要学习的,不是有了孩子就等于有资格做父母。有老人家参与的家庭,大家观念往往不一样,可以事先商量规则,潜移默化地影响老人,不要指责。

NO.2 保持家庭气氛稳定

人与人相处,没冲突是不可能的。关键是能否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来面对和处理冲突,这些都是给孩子树立正面典型。

NO.3 学点发展心理学

各个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不一样。例如孩子一岁以内都需要建立安全感,2-4岁将有第一个逆反期出现,父母要学习引导逆反而不是打压逆反。

NO.4 学习跟孩子沟通

上一代人由于学习条件有限,教育方式不一定科学,这就要靠不断学习新知识。而每个孩子都不同,要用心用独特的方式与孩子相处,尊重、理解孩子。

NO.5 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定位好自己

很多父母过度强调陪伴孩子,但往往失去自我。父母的榜样作用非常强大。首先自己要过得精彩,身教重于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