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家庭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亲子家庭 > 认同——孩子跟父母的牵系难以说清   亲子家庭

认同——孩子跟父母的牵系难以说清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8-05    阅读数:1417
1.    有这么一种现象
 
“这孩子的脾气大得吓人,活脱脱跟他爹一个样!”
“看他整天醉醺醺的样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天啊,你可真是越来越象你妈了!”
“……”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不难听到类似上面的这些感叹,人们惊讶于子女与其父母的某些明显的相似之处。仔细分辩起来,这里所指的又并非是那种仅局限于身材样貌方面的来自于基因遗传的“形似”,而是涉及到谁的习惯爱好啦,谁的行为动作啦,谁的生活态度或人际模式啦等等难以通过先天遗传直接获得的“神似”。这是一些显然不象生来就有的特征,而更象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慢慢习得的、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却又或多或少地跟其父母或重要亲人非常相似。因此,这种跟亲缘并无直接联系的相似看起来又似乎真的跟亲缘难脱干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些相似是怎么来的?如果不是先天遗传的话,难道还会有“后天遗传”一说吗?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几个相关例子。
 
 
 
2.    孩子跟父母的牵系难以说清
 
我就是想要象你。一个小男孩从小崇拜父亲,觉得父亲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他整天跟在父亲身边,模仿着父亲的一举一动,别人开玩笑说他是“跟屁虫”。长大之后,他的各种做事风格、神态语气,用旁人的话来说,跟他父亲“就象是从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我讨厌你那种坏脾气。儿子有一个粗暴的父亲,小时候经常恶骂他。记忆中,他对父亲专横的态度非常反感。一天,他因小事冲着妹妹吼叫,妹妹生气地说:“你怎么那么象你父亲!”这时候他才猛然惊觉,自己刚才训斥妹妹的语气神情居然跟他厌恶的父亲一摸一样。
 
本来我很想跟你有不同。父母因工作关系从小与女儿分离,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女儿在童年吃了不少苦头,常常感叹自己是“一个人独自长大的”。女儿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避免孩子重复自己童年的痛苦,她坚持由自己亲手把他带大。孩子刚会走路时,她把孩子送进托儿所,开始忙起自己的工作来,忙得早出晚归。旁人说:“你不应把太多时间花在工作上,孩子还小,你需要多些时间陪伴他”。她的反应不以为意:“并非母亲整天跟孩子在一起,孩子就能健康成长,跟别人相处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这时候,她并没有意识到,实际上她已经重复了她力图想要避免的父母对她的养育模式。
 
相似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一个女儿很恨她的母亲,回忆起小时候母亲对她的虐待总是伤心不已,她从未想过母亲身上有什么值得自己效法的品质。然而最让她难过的是,一天丈夫竟然对她说:“你简直越来越象你妈了!”;另一个女孩,因感到抑郁来看心理医生。说起自己的父亲,她为他感到无以名状的难过:内向、沉默寡言、冷漠、孤独、可怜,等等。心理医生说:“咦,你对父亲的形容听起来怎么跟你的症状那么相似?”
 
罗列了这么多事例,无非为了证明,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种现象:孩子变得与自己的父母越来越象——音容笑貌、行为举止、习惯脾气、情绪情感、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等等。无论你想要也好,不要也罢,不知不觉地,某些方面的相似就会显露出来。
 
由于这些相似不象是先天遗传,而更象是后天慢慢习得的,我们权且称它为“后天遗传”。
 
 
 
3.    逃不脱的相似,其实是无意识认同在起作用
 
这里所称的“后天遗传”,说的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种变得与其父母,或者是其身边重要的养育者越来越象的倾向。这种所谓的“后天遗传”,与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不同。生物遗传,涉及到一种血缘基因的联系,其存在的动机是生命谱系的延续。而左右着“后天遗传”的,是个体隐蔽、复杂的心理机制,其动机与个体内在的心理需要有关。
 
心理学称这种内在的心理机制为认同作用。
 
认同,概括地说,就是意味着变得象某个人,或具有某人的特征。
 
根据客体关系理论,人类的发展轨迹是从儿童最初融合和依赖母亲,到增加独立性和增加分化,最终成长为真正独特的、成熟的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通过不断的认同去逐渐建立和形成独特自我的。个体通过认同,将他环境中的规则和特征转化为内部的规则和特征,然后个体的思想或行为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就会变得像某人或某事。通过各种认同和内化,成熟的成年人能够形成统一的自我意象,在这个意象里面,准确地描绘了一些曾经和他们发生关系的重要的人。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最早的认同对象通常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父母。由于认同是把自我变成象他所选择的客体,因此儿童认同的结果,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变得象父母。
 
那就是说,所谓的“后天遗传”,就是儿童在脱离父母成长为独立个体的过程中,通过与父母或其它重要人物的某些方面认同,而变得与这些人物相象。
 
既然儿童与父母相似是因为他们与父母认同的结果,那么这种认同必然有一定的选择性指向,但是为什么有时候人们想要跟父母象的地方不会象,而不想象的却又偏偏那么象呢,这一切又是怎样发生的呢?
 
 
 
4.    越想不象,偏偏越象?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这种认同往往不是由个体的意识所左右的,它有自己独特的选择机制。根据精神分析理论,驱动个体认同指向的动力模式主要有三种。
1.  个体倾向于与环境中高度投注的人或事认同。在个体生命的早期,高度投注的人常常是为其提供养育和保护的重要人物,如父母。由于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儿童会无意识地认同父母,父母的情感和行为模式会不由自主地被内化到儿童身上。在这个时期,有时候儿童想变成父母的愿望非常强烈,甚至能被自己意识到。
2.  个体倾向于与攻击能量高度投注的对象认同(与攻击者认同)。明明对手攻击自己、甚至虐待自己,个体却会无意识地向其认同。例如,一个儿子的行为变得很象曾经对自己施加暴力的父亲,就是其与攻击者认同的结果。与攻击者认同的无意识机制是满足于分享对手具有的力量和荣耀。在受到攻击的同时,无意识认同了攻击者的力量,通过与此对象认同,就会为自己提供同样的满足。
3.  个体倾向于与丧失的对象认同。对象的丧失包括对象的实际死亡、对象已死亡的幻想、与对象长时间的分离或永久分离。重要人物的丧失对个体自我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与丧失的对象认同的目的是,无意识想通过令自己变成已经失去的人去否认对象已经失去的事实。例如,失去母亲的女儿突然变得很像她的母亲。
所以我们说,认同的内在机制是复杂的,有时候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正是由于人们各种不自觉的无意识动机在背后的作用,才会出现“越想不象,偏偏越象”的现象。不过这句话显然有某些夸大的情绪色彩在里面,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我本想不象,但最终还是象了”;“我本想回避,但回避不了”。
 
 
 
5.  你不象他们?这或许仅仅只是一种假象!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发现某些子女与父母的认同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觉察。就是说,有些行为我们仅从外表看不出它与另一种被认同的行为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但只要我们探查其内在本质,却发现两者在骨子里仿佛如出一撤。
 
比如小时候父亲嗜赌,母亲伤心,家人遭罪。儿子对父亲曾经深恶痛绝。长大后,儿子发誓不沾赌习,他也果然从不进赌场,连麻将纸牌也绝不玩。表面上并看不出他与父亲的赌性有任何相象。但婚后他的妻子渐渐发现,丈夫的整个人生就如同处于一场巨大的赌博之中,他的生活充满了令人担心的赌徒般的冒险、侥幸、攻击心理。这样看来,丈夫能够摒弃的仅仅是他父亲赌的外在形式,而深刻认同的恰恰是父亲赌的内在实质。
 
又如一个在父母的棍棒之下长大的孩子,非常愤怒父母小时候“毫无道理”的打骂,表示最痛恨不讲道理的人,表示一定不会打骂自己将来的孩子。然后当某个适当的机会到来时,长大的他不知不觉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对别人的疯狂打骂和批判之中,不仅如此,他还擅长于非常快速地找出别人的“问题”(就是各种莫须有的罪名),以便对别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判。他本人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妥:人类这么多陋习,有足够的道理需要我们出来主持公正。这样看来,我们倒毫不怀疑小时候他的父母在打骂他的时候也认为自己“有足够的道理”了。这种“有理有据”和那种“毫无道理”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如此看来,孩子与父母的认同是深刻的。通过无意识的选择性认同, 客体某些特质内化为个体根深蒂固的东西,个体变得与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相象,这种相象深远地影响着个体以后的人生。
 
有时候你想逃也逃不掉。
 
 
 
6.    认识你自己,把握你自己的人生
 
那么,这种仿佛难以抗拒的“后天遗传”注定是不可把握,不可改变的吗?
 
这倒不尽然。
 
当这些认同仅在无意识层面发挥作用时,我们往往象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被动地走一条好像自己也不知为何会选择的道路,成为一个自己也不明所以的人。但当我们能够把这些内在的认同提升到意识层面时,当我们学会了更加清醒、更加敏锐地体察现象背后的动力机制时,我们往往就能更清楚和更真实地认识自己,明了自己,在此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尝试更加主动、更加自觉和有效地把握、选择自己的生存模式和自己的人生。
 
就是说,我们才有可能自觉自动地把我们想要欣赏的、想要认同的、想要继承的品质内化成为我们自我人格的一部分,同时把我们不想要的东西从我们的内在分离出来,使之得到扬弃,成为一个自己真正想要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