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情感

联系我们

电话咨询热线: 020-87377802 020-87374117微信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案例分析 > 婚恋情感 > 完美化的偶像-你想过为什么吗?   婚恋情感

完美化的偶像-你想过为什么吗?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28    阅读数:1210

 

近日,某男明星被爆疑似与女粉丝发生关系,而爆料人就是该女粉丝,她曝光了大量自称与该明星私下联系的信息。此消息一出,该明星的众多粉丝坚称相信偶像的人品和作风,认为该女粉丝是恶意陷害偶像;有些粉丝认为就算偶像真的与女粉丝发生关系,也是她的荣幸,该女粉丝应该感恩而不是借此破坏偶像的声誉。此前,美国某乐团主唱把一名女粉丝踹下台,但事后该女粉丝却出面为偶像喊冤,并称自己还是爱他。

在年轻人中,追星是常见的现象,很多粉丝十分崇拜偶像,在偶像陷入丑闻时想方设法为其解释,对其缺点视而不见甚至加以美化,力图维护偶像的完美形象。而对大部分人而言,偶像是终其一生也无法靠近的“陌生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愿意追随偶像并乐在其中呢?从心理学的角度,我们又该如何理解追星及其背后的原因呢?让我们来听听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们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吧。

(本文仅将网络事件用作讨论背景,不作任何评价,请读者见谅。)

 

小编:追星是一种什么心理?或者说是什么心理因素促使人们追星?您怎么看待追星呢?

朱老师:在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如果我做错了什么,ta不会承认是我做错了,而会说是别人,譬如说是钟点工做错了,ta太弱小了,很多东西都处理不了,所以如果有个全能自大的理想化对象的话,不管遇到什么事情ta都能解决,因为这个理想化对象能够帮助到ta。粉丝追星也是因为他需要偶像来做他的全能的理想化对象,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这样他可以以偶像为榜样,可以跟随他。这个人踹她一脚,她都不愿意承认这个偶像不够完美。

叶老师:追星是一种迷恋的心理,迷恋会有一种很兴奋很激动的感觉,甚至会很疯狂,执着,失去理智。他会把自己想象中的很美好的东西投射到偶像身上,实际上他看到的都是他自己隐射出来的东西。迷恋也有生理的因素在里面,年轻人会分泌更多的荷尔蒙,所以会更容易冲动和兴奋。

郭老师: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是得到了某些心理满足的,比如说这个被踹下台的粉丝,她可能并不会认为自己被人踹了一脚,而是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与偶像接触的机会,她会觉得很满足。追星是因为人们需要有一个内在的偶像,或者说是形象,意象,是青少年的一个成长过程,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孩子追星是很正常的,如果他到了三四十岁还这样,那就是心理一直没有成熟起来。

 

小编:有的人在知道偶像的丑闻之后会接受事实,然后停止追随这个偶像,而有的人对偶像身上的缺点和不当的行为异常的“包容”,甚至美化偶像,非常固执地继续维护和支持偶像,该怎样去理解他们的心理呢?

朱老师:有的人比较能承受的住,一个人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这个事实,他能整合,所以他能接受他的偶像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生活里面他也能接受身边的人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我猜测这样的人的人际关系应该是还不错的。但是有的人是分裂的,他只能接受他的偶像是全能的,全好的,不能接受偶像有坏的一面,如果他能认同偶像坏的一面,他以后就会把偶像想成全坏的。这种人在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也会比较糟糕,只要对方身上有一点他不能忍受的,他就会把对方想成全坏的,无法忍受与对方的关系。也许就是因为这种人在生活中的关系有困难之处-他太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所以他更需要一个遥远的理想化的“星星”。

叶老师:很正常啊,偶像是他投射和幻想出来的东西,如果他说偶像不好,他的幻想就破灭了,那对他来说是很可怕的事情。他不愿意去相信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是不好的。如果他去批判自己的偶像,那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在他们的想象中偶像就是最好的最完美的,他们不会去破坏。有的人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有的人会比较偏激,所以他们在偶像的形象可能被破坏时的反应不一样,这跟他们的心理成熟度和性格有关。

郭老师:人们会希望自己的偶像能一直是偶像,所以会去维护偶像,那是出于粉丝自己的心理需要,他们会希望偶像一直能合乎自己心中的想象,这也很正常。粉丝美化偶像的行为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投射,比如说他们自己觉得这件事很好,就会觉得别人也应该是这样想的。

 

小编:您觉得是不是有一些人更容易有追星的行为呢?这类人有什么特征吗?

朱老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星”的行为,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时候我们要去寻找“我是谁,又因为我们到了青春期,变得反叛,不想继续认可我们的父母,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可认同的榜样,所以每个人在年轻的时候都会想要有一个偶像,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没什么不好。以前我们可以崇拜某个唱歌的明星,现在我们会崇拜某些成功人士,各个领域各有不同,我们崇拜的对象可能会变化,只要能对“好”和“坏”进行良好的整合,就能处理好与偶像的关系,不会过分迷恋。

叶老师:这跟个人的性格,气质有关。有的人会比较含蓄,不怎么表达,比较少表现得这么亢奋和激进,也跟人的心理健康的状态是相关的。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迷恋的经历,但程度不一样,有些人成熟了就会慢慢减少对某些对象的迷恋。

 

小编:很多人追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偶像的相貌好,也就是现在说的“颜值高”,好的外貌是否对粉丝评价偶像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呢?

朱老师:高颜值的偶像更能让粉丝产生幻想,因此也是更好的理想化对象。当这些偶像出了一些丑闻的时候,只要没损害到粉丝对他的幻想,甚至反而是助长了他们对偶像的幻想(比如说现在有些女孩子会觉得坏坏的男生更有吸引力),那他们可能会对这些丑闻不以为然。

叶老师:一个人的相貌好,别人对他的印象都会比较好,被他吸引,想靠近他,就像是“光环效应”,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人对他更宽容。

 

小编:现在很多粉丝喜欢称呼他们的偶像为“宝宝”,怎么理解这种现象呢?

朱老师:我的理解是这表达了粉丝很想呵护偶像,关心偶像的这种感觉。

叶老师:我的感觉是粉丝想跟偶像更靠近,更亲近的,就好像两个很亲密的人,哪怕双方都四五十岁了,也可以对彼此叫的很亲密。

郭老师: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社会化的称呼吧,现在很多人不是也会自称是宝宝吗?粉丝可能用这样的潮流用语来表示亲昵吧。也可能有一种想把人家吞噬的感觉,就是抱在怀里不放,掌控别人的感觉,但我觉得持这种心理的人不多,更多的就是表示一种亲昵。有些人自称宝宝可能就是出于一种潮流,也有些人可能是真的希望自己被当做宝宝对待,要分不同的情况,不能生硬地去分析。

    在三位老师的分享中,我们对追星及其背后的原因有了更多的了解。追星未必是件坏事,就像老师们说的,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需要不同的榜样,陪伴和激励我们前行。只是,如果能在追星的时候对自己的行为多一份觉察和反思,也许我们更能主动而理智地去把握追星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从中获得恰当的满足和愉悦。